图森华人文化中心在图森市River路北,坐北朝南,两翼为红砖砌筑,中间部分为罩着白色屋檐的绿色玻璃门窗和一个高达27英尺,挺拔向上、形似船头的铅灰色塔尖,建筑风格简约朴素,美观大方。
第一次见到这座崭新的华人文化中心时,内心里充满惊喜和感慨之情。留美十年,我一直生活在图森市,曾经多么希望这里有个平时可以和别的华人同胞联谊聚会、假节日时可以共同庆祝自己文化传统的地方。没想到在我毕业两年后重返图森,这里就真的屹立起一座漂亮的、属于华人自己的文化中心。
在我看来,图森华人文化中心不仅仅是一个华人聚会、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地方,更是一座无言的历史纪念碑,叙说着华人如何从初抵新大陆后备受歧视的艰难境遇,经过数代人胼手胝足的努力奋斗,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在美国社会中和其他族裔和谐共处、平等享受着种种机会和资源。
一百二十多年前,三个王姓华人最早来到图森,开办了一家名为OK的中餐馆。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南太平洋铁路修建到图森附近,于是更多的华人来到这里。据1880年美国人口普查资料记载,当时在图森登记注册的华人就有159名。他们很快就在当地建立起聚落点,被称为图森的“唐人街”。生活在“唐人街”社会的华人大部分是单身男子,已婚的把家眷留在中国,未婚的梦想着有一天返乡娶亲。他们中有的从事洗衣、帮佣和蔬菜种植业(truck
farming) ,有的开办餐馆、杂货店。一百多年前,沿着Santa
Cruz河两岸的农田不少是由华人租种的。在图森早期开发史上声名显赫的几个家族如Sam Hugh,Leopoldo Carrillo,
W.C.Davis等等,都曾租赁土地给华人,并从他们经营的蔬菜种植和销售业中获取利润分成。直到二十世纪初,华人赶着马拉木轮车沿街叫卖蔬菜仍是图森习见的社会风景。
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华人处处遭到敌意和歧视。图森华人也不例外。翻开那个年代的地方报纸,上面充斥着对华人不加掩饰的种族偏见。华人社区领袖邓曾翠兰回忆说,“她的父母曾经打算购买一座房子,在已经放了定金的情况下,因为看到墙壁上写着‘中国佬滚出去!’的字眼,不得不忍痛割爱。”
从一百二十多年前三个王姓华人最早来到图森、开办中餐馆,到今天能够兴建起这样一座里程碑似的文化中心,图森华人走过一段漫长而艰辛的创业之路。仿佛一艘经过远航而终于着陆的海船,图森华人最终在新大陆落地生根,开创了美好的家园。
今天图森市约有3500多名华人居民,他们中有新近来自大陆、台湾和马来等地的华人,但不少是早期华人移民的后代。尽管有的华人仍在从事着餐馆和杂货店等传统职业,但大部分华人家庭的子弟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各行各业中施展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们中有工程师、律师、教授、建筑师、牙医,等等,不一而足。
图森华人文化中心的修建是华人社区力量的凝聚和体现,不少人捐钱捐地,献计献策,连中心的设计方案都是由本埠开业的华人建筑师完成的。在图森各界华人的协同努力下,一座占地三英亩、造价近两百万美金的现代化多功能建筑终于在2005年在六月底七月初拔地而起,为图森华人提供了一个联谊、聚会和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社区活动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