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种韭菜

 
凤凰城 秋香​

 
在美国的中国人都喜欢在自家的后院里种韭菜,没有院子的也会在阳台上种一些韭菜盆栽。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韭菜好吃,爱吃的人多。美国店里不卖韭菜,要想吃韭菜非得去中国店不可。在自家的院子里种韭菜,可以随时收割随时吃。并且不用化肥和农药,吃的是有机韭菜。第二,韭菜好种。韭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一次种植,多年收获。长成的韭菜,稍微施肥和浇水,每年都可以收割好几茬。第三,韭菜不长病虫害,动物也不吃,不象有些绿叶菜,不是长虫子就是会被兔子和鹿吃掉。在我看来,韭菜是最好种的一种蔬菜。在美国,不管是在北方还是南方;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人们都能把韭菜种得很成功。换句话说就是,韭菜种起来特别省心。产量大,不招虫子,从不生病,耐旱、耐冷、耐热,比种草还要容易。
 
  要说种韭菜的缺点,也不是没有。如果韭菜从种子种起,从播种到长成,需要至少两年。韭菜种下第一年长苗期几乎没有收获,第二年才可以有点收获,第三年开始进入收获期,温度适合的季节,每半个月就可以收一茬。
 
  现在跟大家说说韭菜怎么种。
 
  一、选址。绿叶蔬菜大多喜欢阳光,韭菜也是。所以韭菜地要选在一天至少见四个小时阳光的地方。在美国东北部的州,阳光越多日照越长,韭菜就会长得越好。姐姐家在明尼苏达州,她的韭菜就种在南墙根下,每天至少六个小时的全日照。从五月底到九月,韭菜都有收获。我在亚利桑那州,这里一年四季阳光灿烂,冬季温暖,夏天酷热,所以我的韭菜都种在树荫下和灌木旁,夏天要用滤掉50%阳光的遮阳网,为的是挡住部份阳光。以前我住在科罗拉多州的时候,冬季偶尔有几天天气暖和,也会看见嫩嫩的韭菜从土里冒头。美国南方的州,韭菜全年都可以收获,只是夏季高温下的韭菜有些辛辣,不如春天的韭菜清香。
  二、整地。韭菜喜欢深厚、疏松和肥沃的土壤,这种土壤,保水保肥,利于植物根系生长。种韭菜之前,耙松土层,混入一些有机肥做基肥。诸如鸡粪、马粪和牛粪等,都很容易在植物店里买到。如果家里院中的土壤不好,不适合种植物,那就需要换土。我的菜园就是移除了8英寸左右的表层本地土后,从店里买来免耕土填充进去的。
  二、播种、疏苗和移栽。先说说播种。美国南方的州四季都可播种,但最好是春秋播,夏季播种照顾起来有点麻烦,要适当遮荫。北方的州在冰雪融化,天气转暖后,就可以播种了。我播种的时候,都是把种子与泥炭藓(Peat moss/Sphagnm)混在一起,然后把混合物均匀撒在土面上,上面不用再盖土,直接浇水就好了。我都是播成一条条的,追肥和以后疏苗都方便。
 
  韭菜最简单有效的繁殖方式就是移栽韭菜根。把疏苗疏出来的韭菜根直接种在地里,一两个月就能收获。韭菜发根很快,分株力强,根系和植株会越来越密。新栽的韭菜二三年时间就可以分棵,如果长得太密,一定要及时分棵移栽,不至于使韭菜之间互相遮荫和相互争养分。疏苗最好在春天时行,用铲子将韭菜连根挖起,疏苗后留下的坑,用沃土填平。我会把疏出的苗种到花盆里,送给邻居和朋友,都是极好的礼物。
  三、浇水和施肥
  韭菜很喜欢水,夏季要早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韭菜也很耐旱,长时间轻度缺水只会导致生长缓慢,吃起来口感不好,但植株不会死掉。在亚利桑那州,一到夏天,我就把盆栽的韭菜连盆放进院中的池塘,盆入水两寸左右,韭菜就能生长得很好。这个办法不适合北方夏季雨水多的州。北方的夏天空气潮湿,如果韭菜地里积水过多,很容易烂根。
  韭菜非常喜肥耐肥。北方的州应该在秋末最后一次收割后往地里补充基肥。我在明尼苏达州的姐姐每年春天韭菜返青之前,都在韭菜地里埋一些自家产的腐熟的鸡粪或马粪。南方的州由于生长季节长,要至少要在春秋两季施两次基肥。有机肥在地里缓慢释放,肥效强且持久,韭菜会长得肥壮,而且不用经常追肥。冬天壁炉里的木头灰和秋天焚烧的枯枝败叶后的灰烬都富含钾元素,倒在韭菜地里是极好的。钾肥利于韭菜长根,来年韭菜会长得茂盛。除了基肥外,韭菜的生长季节还要追肥。每次割韭菜之后,随水施一些氮含量高的液态肥,韭菜会长得很快。我这里说的肥料都是指有机肥,在卖植物的店里很容易买到。
  在这里简单说一下如何识别肥料,肥料的包装上都有三个数字,代表的是氮磷钾三种元素的含量。化肥的三个数字值普遍大于有机肥的数值。韭菜适合氮钾含量高、磷含量低的肥料,也就是说,三个数字中第一与第三个数字要大些,如4-1-3;15-10-15。
  四、收割与收种
  生长季节韭菜每半月割一茬,最好在早晨或者傍晚时进行,都说最好用快刀平泥割,但我都是用剪刀齐根剪断。在北方的州,冬天之前最后一茬韭菜尽量不要收割,叶子自然枯死后,用浮土、草木灰和碎草碴把韭菜盖住令其过冬。第二年开春后,把碎草划掉,再追一点有机液体肥,就能使头茬韭菜很快出叶。
 
  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韭菜都在夏天开花,之后就是结籽。像所有的生物生儿育女一样,韭菜结籽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如果不需要收种,就应该在韭菜抽苔后,将韭苔齐根剪下。韭苔用来炒鸡蛋或者肉丝,超级好吃。每年我也会留下少量的韭菜让其开花,收下来后做成韭花酱,这可是吃北方火锅时蘸料的重要原料。如果要收种子,就要等韭菜花梗自然干枯后,把花穗剪下,风干后室温保存。
 
  种了多年的韭菜,我感受最深的是,韭菜的生命力极强。它的自播能力很强,如果种子不及时采收,就会自行脱落或随风飘落在各处,温度适合的时候就会自行破土而出。我家院里每年春秋两季都有自播的韭菜从院子里的各个角落冒出来。有时是在种别的花卉的花盆里,有时在大型灌木花从下,有时是在铺满石子的地面上。每年春天,后院墙根做堆肥的角落里,都会在每一次春雨后,长出一大片韭菜,让我不得不感叹其生命力之强。在亚利桑那州这种夏季高温酷热的州还好,不用担心韭菜泛滥。但在一些常年风调雨顺的州,一定要及时收韭菜籽,不要任其随风飘落;更不要四处乱扔韭菜籽或韭菜根,以防止韭菜成为当地的入侵物种。我经常想,我们从中国来到美国,在尽享种植的乐趣和韭菜美味的时候,更要爱护这
​里的环境。​
 

(本文原载于《世界日报》2014年8月27日生活版)

 

後院池塘 沙漠添生趣

文、圖:秋香

 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地区位于世界著名的亚热带沙漠----索诺兰沙漠之中,我家就在这里。家中后院一直是仙人掌、龙舌兰和景天类耐旱耐热植物的天堂。五年前,我先生在院子里亲手制作了一个水面约一百三十平方英尺的,蓄水一千加仑的小池塘。池塘在小院的西北角,位于一棵大树之下。它虽然不是很大,但草木环绕、水石相映、花团锦簇、鱼莲同戏,为我们沙漠里的生活,增添了很多闲情雅致。

  池塘是先生自己用铁锹一锹一锹挖出来的。从开挖第一锹到蓄水,再到放入各种水生植物和鱼类,陆续用了半年的时间。池塘大体做好后,大概有两年的时间,一到节假日,我先生就开着卡车带我和儿子到很远的山上去采石头。先生把采来的石头铺在池塘周围,营造出山石与溪流相映的景观。池塘底部铺着从网上订购的防水布。蓄水之前,在池底放好了两个用于水循环的水泵,池中央设了一个漂浮物吸淀栏,所有这些设备用软管相连。软管伸出水外,压在石下,有水流出,形成小小的溪流和瀑布。

  亚利桑那夏季酷热,冬日温暖,非常适合水生植物的生长。各种植物春季萌发新枝,夏秋开花育子,冬季休养生息,小池塘里一年四季热闹非凡。睡莲是这里的主角,莲叶占据了大半水面。从春到冬,睡莲四季开花。夏秋是睡莲的盛花期,十几朵同时开放,点缀于莲叶之上,成为我家小池塘里最亮丽的风景。各种浮水和挺水植物周年长绿,有些会在夏季开出各色花朵。凤眼莲是夏季开花的主力,成簇亮丽的紫色花瓣间生有鲜黄的卵形斑块,在阳光下极为耀眼。我最喜欢的是荇菜,一种开黄色小花的浮水植物。《诗经》的第一篇就有关于它的诗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里也说,“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我总想考证一下诗中的青荇是不是这种可爱的植物。每当夕阳西下,荇菜在池中随波荡漾,我总会想起诗人的浪漫情怀。

池塘之外,也是喜水植物的天堂。一丛水竹长在最高处的水边,水流就从水竹的底下的山石间流入池塘。沿溪流和瀑布,我种满了各种喜水耐热的铜钱草。这些铜钱草来自于佛罗里达的婆婆家的后院,当初我采了一小把装在塑料袋里带回亚利桑那,在我家落户后,迅速就长满了小山坡。

睡莲下面,二十几条红鲤鱼穿游嬉戏,一有人走到池边,它们就竟相游来,等着喂食。每年春夏之季,池塘里就会有数不清的小鱼诞出,成群结队地躲避着大鱼的追逐。有些小鱼会日渐长大,加入戏莲的鱼群。曾经从宠物店里买过两只青蛙放在池中,只在莲叶上停了半日就不见踪影,逃入了沙漠之中。后来知道,青蛙要从蝌蚪养起才能留住。只是从没见过哪里有卖蝌蚪的,也便放弃了。

池塘的生态自成一体,吸引了很多昆虫与小动物。各色蜻蜓最喜前来,蝴蝶也是常客,鸟儿也会来这儿喝水,小蜥蜴常年就住在池边的碎石下。先生说,他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竟然不知道沙漠里也会有蜻蜓。北美有一种峰鸟(Hummingbird),是我见过的最小的鸟类,很多美国人都在院里吊起红花水杯,注满蜜水,吸引蜂鸟前来。我家的池塘周围常有蜂鸟光顾,今年春天,我竟然在悬于池上的枝叶间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鸟巢,很是惊喜。院墙篱笆外的树上住着一对儿松鼠,经常来到池边玩耍。后来我发现邻居家的树上也住着一只松鼠,它也经常来我家窜门。有时候,三只松鼠停在池边的大石上,叽叽喳喳地,仿佛在聊天。我们和美国邻居不太走动,倒是各家的小动物们常常相互拜访,非常有意思。

  年轻时最喜欢海子的诗,“有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句,就是我的理想。如今,我是”有所房子,面朝沙漠,院 里有个小池塘......"虽然没有大海,但春暖花开的理想早已实现于我的后院池塘里,所以很幸福。

(本文原载于《世界日报》2014年7月2日版 )

冬日的池塘。

冬日的池塘。

多樣的水生植物。

多樣的水生植物。

「女神」在感恩節開放。

「女神」在感恩節開放。

水邊的旱金蓮。

水邊的旱金蓮。

荇菜。

荇菜。

睡蓮。

睡蓮。

 

母親節前說萱草

秋 香
 

五月是鮮花盛開的季節,美國人的母親節就在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在母親節這天,兒女通常會送給母親一束康乃馨。康乃馨被視爲獻給母親的花,它的花語就是獻給母親的愛。這一風俗源於1907年,美國的賈維斯女士說服教會在她母親的忌日(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舉辦母親節慶祝活動,當天的人們佩帶紅色康乃馨向健在的母親祝福;母親已過世的人則佩帶白色康乃馨表示達內心對母親的哀思。美國於1914年將那天定為「母親節」,其他西方國家很快就認同這一節日,康乃馨也隨之成為大家心目中象徵母親的花。

中國的母親花

其實,早在康乃馨成爲母愛的象徵之前,中國也有自己的母親花,它就是萱草。中國人很早就開始種萱草,《詩經》中有云「北堂幽暗,可以種萱」。相傳隋末時,唐太宗李世民與父親李淵南北征戰,他的母親因思念兒子而病倒。當時,大夫就用具有明目安神效果的萱草,煎煮給李母服用,並在北堂種植萱草,以解其憂思。 後來,遊子遠行前,都會在北堂種植萱草,以此減輕母親對遠行孩子的思念,並且幫助母親忘記煩憂。 「北堂種萱」可以令人忘憂,後來就引申為母子之情。唐朝詩人孟郊在《遊子》一詩中有雲︰「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詩句以景喻情,以情宣景,寥寥數字間流露出母子間含蓄的情感,令人動容。後又有宋詩人王冕《偶書》「今朝風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爲母壽,所喜無喧嘩。」逐漸地,萱草遂成為中國的母親花,萱辰指母親的生日,萱親是母親的別稱。以萱草借指母親爲詠誦的題材的文學作品也隨處可見,萱草作爲母親的象征早已溶入中國的文化之中。

  萱草是萱草科萱草屬植物,舊的植物分類法中屬于百合科,所以英文中稱萱草爲Day Lily。所屬之黃花菜屬的拉丁文屬名Hermerocallis源于希臘語,表示「一日之美」,以其花一朵多僅開一日爲名,從日出開至日落,隔日即換上另一、兩朵綻放。萱草生性強勁,極易成活,在多種環境中均能適應生長。喜歡濕潤又耐旱,喜歡溫暖又耐寒,並且對土壤的要求也不高,即使土壤已經較貧瘠,也能繼續生長,只是很難開花而已。在美國的花市上可以買到改良的大花品種,有時是包裝好的球根。開春時買回後種在盆裏或庭前地頭,夏天就可觀花。有時也可買到已開花的盆栽。人們買回家後,只要移植在合適的地方,就可觀賞。

 

美味的食材

萱草花除了觀賞之外,食用也是重要的用途。作爲食用用途時,需摘下尚未展開、呈常綠色的花蕾曬幹後方可食用。萱草花與花蕾不能鮮食,否則有毒。幹燥後的花蕾呈金黃色,稱爲金針,民間也叫黃花菜。金針是華人飲食中歷史悠久的食物之一,煮成金針湯,或者與仔雞紅燒,味道鮮美無比。

  我小時候,年節時母親常炒一道菜叫作木須肉,就是用金針,木耳、雞蛋和肉片炒成。那時中國大陸物質供應極爲匮乏。在每人一每月只供應一斤肉的歲月裏,這樣一道用油爆炒、摻著肉片、雞蛋的木耳的​和黃花菜簡直就是人間最美的味道。黃花菜,在我童年記憶裏,無疑是人間極品美食的代表之一。

  長大後,走過很多地方,去過很多城市,吃過無數種木須肉。卻發現有些地方的木須肉中沒有黃花菜,美國華人餐館裏的木須肉,更沒有它的身影。經過一番研究方知,木須肉本來叫作木樨肉,原出現于曲阜孔府菜單中,原料除豬肉和雞蛋、木耳外,還包括有玉蘭片。該菜傳入北京等地後,由于北京一帶缺乏竹筍,玉蘭片逐漸爲黃花菜取代。而如今,美國的中餐館更是用卷心菜代替了金針。

  美國的中餐館裏有一道很常見的酸辣湯,深得中美人士的喜愛,裏面有一道食材就是金針。這道湯雖然冠以酸辣湯的中文名稱,但無論從創意還是制作過程,無論是口味還是食材配料,都已經完全美國化了。可我對于金針的喜愛,卻不減兒時。

  今年的母親節是五月十一日,又快到了人們爲母親送上康乃馨的日子。我們這些在美國的中國人,在爲母親送上鮮花的日子裏,如果也想緬懷和回味一下悠久的中華文化,那就讓我們從中國的母親花,萱草開始吧。

 


文章刊登《世界日報》2014年5月7日版

 

(返回)

 

【凤凰人物纪事】

 

潘啸皋先生笔下的风花雪月

凤凰城 秋香

 

   潘啸皋先生是亚利桑那州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潘佳晔女士的父亲。潘先生旅美前,任职上海新闻出版社《文化中国》系列丛书编辑。历年来受聘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编委、《大城市杂志》主编、《人与车》杂志及其他许多书籍与期刊的编辑。潘先生也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与上海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国内著名出版社及报刊杂志出版和发表过许多书籍短篇文章。

在亚利桑那州众多的作家作者群里,潘啸皋先生的名声是很响亮的。他于2005年起多次往返于上海与亚利桑那,每次在亚利桑那州小住,都会为本地的报纸写大量的文章,至今已八年有余。他的文章,篇幅短小,文字清新、优美飘逸。多以写景叙情为主,在风花雪月之中叹今怀古,表达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和对生活的认识。在本地,有很多人喜欢阅读他的文章。比如在本地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亚省时报》,他拥有一批相当固定的读者群。本州著名的女作家杨济群女士就曾经说过,她很喜欢潘先生的文章,并且会把报纸上刊载的潘先生的文章做成剪报保存起来。

亚利桑那州另一位知名的作家唐孝先先生,是潘先生的好友。唐先生知道我正在搜集旅美华人的事迹,撰写人物传记,就把潘先生介绍给我。于是我就有幸到他府上拜访了他,并且了解了他生平中的一些故事。

早期的科普读物编辑

我和唐孝先先生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日早晨来到了潘先生的家中。刚一坐下,潘先生就端出一盘花生米让我们品尝。我们的交谈就是从这盘香脆可口花生米开始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潘先生任职于上海的《科学画报》杂志社。当时上海无线电厂生产出了国内第一批微波炉,请杂志社来介绍这种在当时还不广为人知的家电知识。潘先生听一位工程师关于微波炉的功能介绍的时候,同时也学会了可以用微波炉制作这种香脆花生米的方法。此后,这种营养、环保、香脆可口的花生米就成了潘先生招待朋友的保留节目。

潘先生其实是理工科出身,专修无线电通讯,后来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七十年代的上海,是中国的科技文化中心,大容量、高密度的科学技术在这里汇集和传播。潘先生时任《科学画报》的编辑,他的工作就是广泛、大量地接触当时的科技精英,阅读他们的科技论文,把当时的新技术和高深难懂的科学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地向大众进行介绍、普及和推广。这项集科普与文学于一身的工作对编辑的要求很高,潘先生的理工科背景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使他对此非常胜任。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大陆出版过一部名为《十万个为什么》的少儿科普从书,发行量巨大、影响广泛,当时的青少年几乎人人都读过这部书。而潘先生就是其中《物理》篇的主要作者。

做文化传播的使者

潘先生到目前至少公开发表过500万字的作品。上海和全国多家著名的出版社都出版过他的作品。他的作品也多次出现在上海市政府青年读书活动中的推荐书目。我问潘先生是什么动力促使他这么勤奋地写作。潘先生告诉我们说,早期的写作既是为了养家糊口,也是为了传播文化。八十年代初期,女儿潘佳晔学习小提琴,一小时的学费是一百元人民币,这在当时几乎相当于他一个月的工资。为了女儿的学费,潘先生一年写两本书,为多家出版社工作,主要负责上海部份的组稿与编辑工作。既丰富了其他省市杂志的内容,提高了质量,也把海派文化介绍到了全国。

到了九十 年代,潘啸皋先生的单位工作重心又转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宣传与普及领域。为向海外读者介绍中国,上海新闻出版社开始编撰《文化中国》系列从书。这套书从出版之日起就在海外引起了热烈反响。近年有多本图书翻译成英文,率先在美国主流图书市场推出,包括《沈从文和他的湘西》、《中国民居》、《中国珍宝》、《中国女子》、《中国十年短篇小说选》、《中国的世外桃源》等。这些图书从不同角度介绍中国,帮助海外英语读者认识中国自然地理、历史风俗以及当代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等。谈到这项工作的时候,潘先生很感慨。他说,自从1949年以后,中国文化向世界推广得很少,而他能够参与《文化中国》的编辑工作,把中国文化一点一滴地推向世界,很有价值。

潘先生来到美国后,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在海外的中国人,有责任、有义务为传播中华文化与文明尽点所能。于是,他就时常把自己在国内外所见所闻写成文章。潘先生说:“我来到美国以后,经常阅读当地的华文报纸,结识华人朋友,之后我就有了一个愿望把我对中国的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方面的一些心得写出来,发表在媒体上,跟当地华人朋友进行交流和分享。也算是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这一抽象的工作具体化。”

风花雪月里的哲学思考

      经常有人问潘先生,“作为一个老作家你能写什么?”潘先生总是回答说,“除了政治,我什么都可以写。”潘先生说,“我这一生中,扮演过多种角色。做编辑,为他人做嫁衣;做记者,进行采访写作,记录现实;当作家,进行创作。无论哪个工作,我心里装的都是读者。我想把中国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做人的基本道理,人的真、善、美,告诉读者。让读者在赏心悦目的阅读中,于潜移默化间,有所收获。”其实,这也是我读潘先生的文章的体会。他文章没有教条、没有口号、也没有说教,语言朴实、寓教于乐。字里行间、谴词造句均显示出潘先生深厚的文字功底。

潘先生的文章大多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我想索来通读一下几无可能。潘先生把手头现存的几篇在本地报纸上发表过的找来给我阅读。这些文章,大多不长,多是写景叙情,但是总是会在文章的结尾点出一些道理,引人深思。这不仅是我,也是很多读者阅读潘先生文章的共同体会。

《雨声点点》讲述了久居干旱少雨的凤凰城,怀念祖国江南蒙蒙细雨的情怀,潘先生却由此引发出自然与文化交融的哲学思考。

《秋月》介绍了中国古诗词中的相思之情,文中列举了大量描写月亮的诗句,并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最后归结到中秋与月亮在文化上对中国人的意义,让读者在品味诗词佳句的同时,思考其间的文化内涵。

《日落时分》描写了作者从飞机上看到的夏威夷群岛黄昏时候的景象。作者在被落日的美妙、神奇与辉煌所震撼的同时,感受到的却是世俗心灵的洗礼、人与自然的契合、生命本原的和谐与永恒。

另外,潘先生的文章,标题总是很吸引人。有了好的标题,文章就成功了一半。我极欣赏潘老师文章几经“咬文嚼字”,反复推敲的标题。如:《梦中的香格里拉》、《触摸第一缕晨光》、《我听见月亮的声响》、《在法国感受浪漫》,等等。光是这些标题,就足以引发读者的遐想,光是标题就会拨动人们心底那一根浪漫的心弦,进而再领略文字所带来的曼妙感受。

潘先生的文章,文字精致细腻,抒情自然生动,极易打动读者。有一篇《信写给谁》,讲的是在电子邮件没有普及的时候,人们写信需要写在纸上、封入信封、再贴上邮票,然后投递到邮局,再邮送给收信人。潘先生在文章里这样写到:

 “……写信是件特别有诗意的事。我选择一种横条的、略显毛糙的信纸,牛皮纸信封,普通的邮票,把它们买回来,放在书柜里。写信的时候,就在信纸下垫张报纸,防止洇字;写错了就撕下来重新写,写完了把信折起来放进信封。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象收信的人收到信后也会象我一样,从打开的信封中看见折起的信,看见背面突透过文字的信。这个时刻的这种想象总让我兴奋--------共同抚摸过,共同注视过--------这是我喜欢的意境。最关键是写信的方式,要在有话象水一样汩汩地流出心田的时候,这种时候,只要有可能就一定写下来,以文字的形式把象水一样涌动的话说出来,对远方的一个人说出来--------我认为冥冥中他会感觉到的。

……..

几十年的时间,我的无以计数的信就这样散逸’在各处。写些什么我都忘记了,只是每一封信写得都很认真,很真实,很工整。

很怀念有信可写、有信可寄的日子,也很怀念我写的那些信。其实每一次寄信时,在把信封上口之前,我都要再读一遍,再看看它,因为我知道,从今以后就再也看不到它们。这也是一种别离。”

 这段文字详细地描写了作者写信和寄信的感受,文字朴实、情绪真挚。我相信每一个在当年有过写信经历的人,都会被他的文字所流露出的真情和传达的意境所感动。而我之所以把这段文章摘录出来,是因为这段质朴的文字表达出的离别情绪带给我的震撼,莫名地就令我想起了柳永的千古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了清秋节”。

             写作已经成为潘先生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份,在“无信”可写的日子里,潘先生用发邮件的方式延续他与至爱亲朋的交流。潘先生会在旅行途中把他的各种见闻写成邮件发给朋友们,而等待他的邮件,相互分享他的见闻和心得,也成为了他的朋友们生命中的一部份。潘先生喜欢在夜深人静时写作。他告诉我,夜深了,一切都很安静,此时人的思想会更敏感、也会有更多的遐想,而最重要的是能够对自己的心灵作一番梳理和反思,这样写出来的文字会更深刻、更有哲理。我就经常在午夜时分收到他的邮件。而此刻正当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邮箱里跳进来一封邮件,是潘先生在科罗拉多旅行时写下的见闻,发给他的朋友的。我摘录在这里,让所有的朋友和我一起分享潘啸皋先生的文字带来的美好感受吧。

“在风景优美的大山深处(Crested Butte)已经快一个月了,美得真有点乐不思返。赵兵先生称赞我拍摄的照片‘美丽得像画一样’,我告诉他只因为这儿的景色让人陶醉,我仅仅将自然风光作了写真,定格在我的照相机中而已。

这是一个不足千人的旅游小镇,冬天是美国最著名的滑雪胜地,夏天则是避暑的疗养之地方。这次一年一度的美国音乐节在这里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家集结在此,每天都有不同的音乐节目;我有幸以‘小提琴之父’的身份混在这里。小镇的设施很健全,干净、安静,我们住在一个很好的Condo,有电视、网络、全套厨房和卫生洗涤设备,视野悦目、非常舒适养眼。但是物价比其它地方贵许多,我们装了半汽车的给养上山,自己开伙仓。平时他们上班,我自己出去拍照、采风;小镇每20分钟一班的免费BUS可以送你到小镇的每一个角落;上山顶的缆车每星期五下午是免费的,平时是15美圆//天(可以带山地自行车同行),缆车从10000F(我们居住的高度)上升到12000F,许多旅游者多带了自行车在山上越野,我老骨头没有这个强度,更没有从山上冲锋而下的胆量;只是去坐了几次缆车(当然,我最喜欢的日子是星期五,道理是不语而明)。

山里的别墅都非常豪华,房屋主人大都是富豪而不是达官(美国没有做官致富的),他们在这里‘养’了一幢房子(没有小蜜或二奶),一年也就来小住一、二个月避避暑。我应邀去了几个Party, 美国大菜是不能与中国饭店搭脉的,讲吃的味道是不敢恭维的(美国人有时几根土豆条,一杯可乐可以打发一餐);交流也不畅快,美国人并不聪明,他们听不懂我讲的国语;当然,我也有点笨,他们说的话我也不理解。整个Party就是做做‘生发油买来卖去’之类的“生意”。倒是我与主人家里的Dog关系处理得很融洽,我会偷偷地喂些饼干之类的美味食品给狗吃,平时它们只有狗粮吃,如此宠爱,当然对我狗眼另待——狗群关系好得没话说。

这里的治安很“槽糕”,不要说夜不闭户,就连大街小巷的每一只垃圾桶都有锁,生怕偷窃,其实真正原因是这里的黑熊太多,经常出没,垃圾桶是它们最喜欢光顾的地方,布告上写的意思是这样的:请勿柃着一条鱼或者一包香味四溢的美味到树林中去溜达,小心做‘送货上门、上门请客’的傻瓜。我在森林中拍照时,也曾经与狐狸四目相对,和麋鹿摩擦肩而过,幸运的是没有和黑熊玩相朴;有一次早晨,一头麋鹿从我们汽车前一串而过,差一米的距离就被撞倒,那可是鹿死车毁的悲剧。美国有这样的条文,如果在公路上撞死了麋鹿,就请你背回家,红烧白炖随你,就地掩埋也可,做件鹿皮大衣出出风头,当然也属另类;就是不能处之不顾,扬场而去。

为了生态平衡,国家育种了许多鳟鱼苗,待长到半斤左右就放养入河流、水库。在这里钓鱼是要买票的,一地购买,各处通用,而且规定一人一次一票只能钓四条鱼,不能多钓;伴同我们去的一个美国老教授极守规矩,三个人钓鱼,只能钓12条,多一条也不行,我是去拍照的,没有买钓鱼票,所以连帮忙拿钓鱼杆的资格都没有——尽管荒山野岭、空无一人,没人查票,要怎么钓就怎么钓,要钓多少就多少,但是,这里的人们都非常自觉,许许多多无人监督管理的小节,让我感叹的这就是美国的文明!

音乐节行将结束,下周就将返回凤凰城,我的旅游度假也就暂告段落。接下来就是准备打道回府的采购事情,有些‘美国货’还是很不错的。

罗罗嗦嗦的,聊了不少,等我回到凤凰城,听我讲‘旅游的故事’,如何?

潘先生对我说过,我的生命早已与文字血肉相连,我会一直写下去。他就是这样一位作家,怀揣对世界的热爱,对善意的珍惜,听从心灵的指引,随意率性地记下自己对自然与人性的认识,录下对真善美的领悟,让文字从自己的笔下自然随性流淌而出,至醇至美。

 

(返回)

 

《人物》潘壽安 從知青到大學校長

凤凰城  秋香

 

 

Paul Elsner Award領獎現

 

         亞利桑那州梅薩市梅薩社區大學(Mesa Community College, MCC),是美國最大的社區大學之一。該校現任華裔校長潘壽安博士,主持校政數年中,在紓解財務危機、提高教學質量、增加招生人數諸方面,貢獻良多。潘校長也因其卓越的領導才能與出色的團隊合作精神,而獲得2013年保羅 埃爾斯納國際卓越領導獎(Paul A. Elsner International Excellence in Leadership Award)。該獎項國際公認,具有權威性,頒發給高等教育領域裡最傑出的領導者。作為美國為數不多的大學華裔校長,潘壽安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呢?

從中國農村知青    到美國教育博士

  在我看來,潘壽安的求學生涯是一段非常不平凡的樂章,曲調艱辛曲折,卻又充滿了幸運的音符。       

       潘壽安先生出生在中國安徽一小縣城,他祖父經營小本生意,家境並不富裕。抗戰期間,潘家舉家逃難到四川,他父親在戰亂中有幸讀了大學。後來從事戲劇創作,曾名譟一時。

      潘先生的父親受到國民政府正統教育,思想與中共宣傳格格不入,被當局視為異己。他又因出身商人家庭,並非無產階級,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強烈衝擊,失去工作。沒有父親的收入,一家人的生活頓入困境。在潘壽安的記憶裡,全家人主要靠母親做裁縫為生。「那時候連飯都吃不飽,對於能夠讀書簡直想都不敢想。」

  1975年他高畢業,大陸的「文化大革命」還沒有結束,和當時絕大多數的城鎮知識青年一樣,潘壽安也無可避免地卷入「上山下鄉」的運動,在安徽壽縣農村的一個生産隊裏勞動。

  「在安徽壽縣的鄉下作一個知識青年, 我並沒有覺得很糟糕。我和那個時代大多數青年一樣, 想的是如何做一個實實在在的, 合格的農民。 我當過生産隊副隊長,和農民們一起種水稻、收小麥、摘棉花。我做過農科員,給農民們普及科技知識;也在村裏的學校教過書,還得過模範教師的稱號。 生活很苦,可還是蠻實在的。 」在那間寬敞明亮的校長會客室裏,潘校長用一種平靜的語氣對我講述了他年輕時的往事。他說:「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在多麽嚴酷的環境裏,年輕人總是有理想有夢想的。我也憧憬能上大學, 也夢想能進城當工人。但是我總是在提醒自己要著眼未來,立足眼前。我的座右銘就是 『只問春天耕耘, 不問秋日收獲。』一個人既要有遠大理想,也要面對現實,把眼前的事做好。」 那年他十八歲,在後來兩年的青春年華裏,他就是這樣懷揣著讀大學的夢想,在鄉下做一個地道的農民。

  命運的轉折點發生在1977年,中國大陸恢複了高考制度,年輕人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考大學。那一刻,潘壽安感受到了希望,可是對於是否報考大學,卻很猶豫,他說:「我對自己的成績很有把握,可是我的家庭出身不好,不一定能通過當時嚴格的政治審察。」政審的時候上面派人到鄉下調查他的情況,當地單純質樸的農民爲他說了好話,他們說:「這個男青年能吃苦、很熱情、會勞動。」就是這樣一句簡單的評語,竟然幫助潘壽安通過了共産黨的政審,進入了合肥工業大學。

  潘壽安在大學裏主修英文專業,畢業後留校做了三年的英文老師,後來又到學校的外事部門做英文翻譯。那時候他跟在那裏工作的外籍教師有了接觸,就産生了出國的念頭。「當時沒有太多的想法,就是想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于是通過一位老師的介紹,潘壽安來到了著名的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做爲期一年的訪問學者。就在訪學快結束的時候,碰上一個機會。科羅拉多州立大學(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招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攻讀他們學校的研究生。潘壽安有幸被錄取,並且拿到了中國政府提供的每個月四百美元的獎學金。通過兩年的學習,他獲得了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教育管理學碩士學位;隨後又進入愛荷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於1993年獲得高等教育管理學博士學位。

  值得一提的是,潘壽安在完成學業的同時,也收獲了愛情 。潘太太名叫陳癸后,來自台灣的留學生。他們相識于愛荷華州立大學,於潘壽安畢業前夕在加州結婚。此後,潘壽安在太太的陪同下,一路走來,從一名普通的社區大學的管理工作者,走上了社區大學校長之路。

社區大學做管理  幫助學生圓夢想

  潘壽安畢業後幾乎一直在美國的社區大學做管理工作。他先後在亞利桑那中心大學(Central Arizona College)、北亞利桑那大學(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費城社區大學(Community College of Philadelphia)做學生工作,隨後又在佛羅里達社區大學(Florida Community College)做副校長,主管了九年的行政工作。

        潘壽安選擇在社區大學工作,完全是受他自己的求學經歷的影響。潘先生對我說,「我是家中衆多的兄弟姊妹中唯一讀完大學的孩子。我特別能夠理解,一些家境不好、自身條件欠佳的年轻人渴望讀書的心態。社區大學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幫助他們完成學業,對願意學習的青年提供機會。美國的社區大學充分體現了美國教育的民主性與開放性。不論家庭背景與經濟狀況,學校的大門永遠向你敞開。只要有機會,就要讓更多的更底層的人受到高等教育。」潘先生的這番話,使我意識到,這其實正是他本人的教育理想:幫助更多底層的民衆,尤其是青年人受到高等教育,讓他們有機會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正是基於這一理念,潘壽安多年來一直工作在美國的社區大學之中。

  身爲一位高層行政人員,潘先生負責管理一所大學的方方面面;但多年來他一直對學生工作 情有獨鍾。 比如:幫助學生入學、進行經濟資助、籌劃課外活動、關注學生們的品德操守,等等。這些工作普通而繁瑣,但有時候卻能影響和改變學生的一生。潘先生給我講述了兩個多年前的小故事。

  二十多年前,潘先生在亞利桑那中心大學遇到了一個男生。這個學生家境富有、性格叛逆、成績很差,經常違反校規且不聽勸阻。當最後一次在宿舍裏酗酒被室友投訴後,校方準備開除他。男生的父親找到了潘壽安,對他說:「如果學校不要他,他就無家可歸。」原來,這個男生由于劣迹太多,離異的父母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誰都不想要他。男生對潘壽安說:「我覺得自己被抛棄了。」

  「那一刻,我忽然對他動了惻隱之心。我覺得我或許可以試著去改變他。」潘壽安說。於是潘先生和男生一起住在學校裏,從生活、學習、經濟等各個方面去幫助他,为他找心理咨詢師對他進行心理輔導,等等。男生有個壞習慣,經常找周圍的人借錢買酒喝。到後來周圍已經無人可借了,就找潘先生借。潘壽安對他說,「如果你的生活有困難,我可以借給你,但是喝酒不行。」經過大半年的時間,男生在潘先生的幫助下,慢慢戒酒、惡習漸改,成績也有進步。直到潘壽安換了工作,離開這所學校的時候,男生還沒有畢業,但是他的行爲已經好了很多。後來很多年過去了,潘壽安在北亞利桑那大學工作的時候,有一天他收到了這個男生的一封信。信中裝著二百多美元現金,原來男生當年詳細記下了潘先生借給他的每一筆錢。男生在信中寫著:「潘先生,謝謝你,你沒有象我父親一樣抛棄我。」那一刻,潘壽安知道男生畢業以後做了一個好人,自己當年的心血沒有白費。

  還有一件事也深深地留在潘壽安的記憶裏。他在費城社區大學做學生部副主任的時候,一個女生在與男友談戀愛時與男友發生爭執,遭到持槍男友槍擊。經過搶救,生命無礙,但是臉部肌肉受傷留下疤痕,語言能力受到影響。女孩子的心理創傷很大,意志消沈,一度産生輕生的念頭。潘壽安組織了一個團隊幫助她,在陪她進行物理治療的同時,對她進行心理輔導。女孩子後來不僅恢複了語言能力,還成爲了學校的榮譽學生,由於成績優異,進入了賓夕法尼亞大學深造。

  「這兩件事令我終生難忘,」潘壽安對我說,「它使我對社區大學、對我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更喜歡也更願意在這條路上走下去。」

做事堅持有始終  竟聘校長終成功

  2007年,位於亞利桑那州的梅薩社區大學當時的校長退休,在全美招聘校長。那時潘壽安已在佛羅裏達社區大學做了九年的行政管理工作,他也參加了竟聘。

   經過激烈的競爭和篩選,到最後只剩下了三名競爭者,潘壽安是其中之一。學校選委會對這三個人選意見不統一,無法確定校長的最終人選,招聘校長的事就此放下。而潘壽安也以爲這件事就到此爲止了。沒想到半年以後,他接到了學校選委會的電話,學校重新招聘校長,請潘壽安回去參加竟聘。可是這一次潘壽安的家人不大贊同了,潘太太認爲潘先生在佛羅里達工作了多年,無論是資歷和人脈都很成熟,在那裏的事業前景也很不錯,實在沒有必要跑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重新開始。但是潘壽安對太太說,「做事要有始有終,競爭還沒有結束,我已經參與了,就要完成它,我要看看最後的結果,到底華人能否做美國大學的校長。」經過不懈的努力,潘壽安最終獲得得了全美大型社區大學之一----梅薩社區大學校長的職位,並於20083 月上任。

  我問潘先生,他能夠在衆多竟聘者中脫穎而出,獲得校長職位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麽?

  潘校長總結了四點,非常有指導意義。

  首先,確定目標。十幾年前他還是名普通員工的時候,就有日後做校長的理想。「那時就決定要挑戰自己, 以後要作校長。」爲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努力學習、增長見識、豐富閱歷。既不放棄機會,也不畏懼挑戰,更不輕言失敗。 他誠請德高望重的人,當自己的導師,參加各種培訓班。 「換句話說,就是在目標之下要有個人計劃, 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 也要請『高人』指點, 爲自己的成功鋪路。 

  其次,不斷積累應聘經驗, 包括如何在自薦信中推銷自己,如何面試,如何克服個人(尤其是亞裔人)的弱點, 等等。潘先生說,「應聘其實就是競爭;有競爭,就要設法讓自己在衆多候選人中顯現出來。

  第三,不怕失敗,勇於堅持。 他第一次應聘校長無果,但沒有氣餒,當第二次機會來臨,馬上以良好的心態面對。

  第四,要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在他被正式任命爲梅薩社區大學校長之前, 學校董事會派出了十幾個人的考察團,到他以前工作的學校,對他的個人表現進行廣泛而深入的調查。結果是他的口碑極好,過去的同事,上司和部下都給予他很高的評價。

  回顧這次竟聘經歷,潘壽安說:「越來越多的華人在美國的高校做高層管理工作,但是做校長的卻很少,我想證明華人或者亞洲人在美國不僅可以成爲科學家,不僅可以做醫生、工程師、律師和會計師,我們也可以做大學校長,也可以管理一所大學。」

 

出任校長五年多   管理工作見成效

  從20083 月至今,潘壽安已在梅薩社區大學做了五年的校長。我問他:「您是怎麽管理這所大學的?」這個問題其實非常籠統,但是潘校長的回答卻很有條理:給予學生人文關懷、民主建設團隊、科學管理學校。

  ------「我就是想實實在在地爲學生做點事,爲每個進入梅薩社區大學的學生創造機會,幫助他們完成人生目標,實現人生夢想。」

  潘先生任校長之初就立下「以學生爲本、注重學生成就、關注學生人生」這一理念。同四年制大學相比,社區大學的學生有兩個明顯的不同之處:一是學生的成分構成相對複雜;二是學生的學習成績普遍不高。

  社區大學的學生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有些學生家境困難,有些有學習障礙;有退伍軍人,有土著印地安人,還有單身母親。學生的層次不同,需求也很不一樣,怎麽滿足他們的需求,怎樣幫助他們完成學業?還有近一半的學生是邊工作邊上學的,上學對於他們來說更加不容易,怎樣才能讓他們堅持下去?梅薩社區大學還有兩個分校,怎樣推動周邊的年輕人來大學裏學習?這些都是潘校長總在思考的問題。

  另一方面,大部分進入社區大學的學生程度都不高,有很多根本都沒有準備好進修大學課程,學生學習了一年就退學。這種現象在美國的社區大學是很普遍的。潘壽安的目標就是盡可能地把這些學生留住,因爲他們一旦離開,就可能永遠不會再踏進大學的校門,實在令人惋惜。他總是強調說,「從某種意義上講,社區大學的社會意義更大、影響更廣泛。」

  潘壽安在接受美國多家主流媒體記者的采訪時,都說過同樣的話:「美國和中國的最大不同之處就在於,美國是一個可以自由擁有個人夢想的國家。而我作爲社區大學的校長,就是要幫助我的學生實現他們的夢想。」這既是他選擇社區大學工作的原因,也是他本人的文化理想。 潘壽安個人的求學經歷,使得他對年輕人始終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悲憫情懷,他的教育理念充滿了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同時也閃爍著人性的光輝。

  ----「做決策不能憑經驗和感覺,要用科學的方式進行市場調查、然後用數據說話。」

  潘壽安對梅薩社區大學的一項重大改革是引入 II系統管理模式(Informed Improvement),決策的前提是進行充分的市場調查,收集數據,量化考核學校的各項指標,以此作爲決策的依據,而不是憑經驗和感覺。這種管理模式開始只用于學校的兩三個學部,現在推廣到三十幾個。潘校長計劃明年推廣到全校。他認爲這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模式,能夠利用學校有限的資源來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創新性及提高教學質量等。

  當我問及潘先生對學校今後的打算時,他向我介紹說,2015年,梅薩社區大學要參加美國教育部每十年一次的高校的資質認證考核。考核將會從多方面進行:資金管理、經營模式、學生的就業程度和轉入四年制大學的比例等。今後這兩年將會是通過這個認證最關鍵的兩年。同時,學校還要修建新建築、改造舊設施,等等。面對這些任務,潘校長和他的團隊顯得信心十足。

  ----「政策透明、民主管理學校,讓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參與到學校的決策中來。」

  潘壽安說,做校長和以前做學生管理工作非常不同。校長除了要關注學生的成長之外,還要考慮學校的經營、財政平衡、人事關系、社區關系等方方面面的事。做一個校長,不單單是個人的榮辱,對社區、教師、學生、納稅人都有很大的責任。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團隊更好地爲學校服務呢?

  梅薩社區大學以前的各項行政決策不是十分民主與透明。潘壽安接任校長以後,堅持透明與民主的原則,讓所有的人都清楚學校的發展方向和每一個行政決策。潘校長說,「管理工作中有時候過於民主和透明,往往會增加決策者的工作難度,也更容易束縛自己的手腳,但是這卻是促進整個團隊共同成長的最好方式。」

  著名的通用公司前總裁傑克韋爾奇說過 :「在你做領導以前,成功就是你個人的成長;當你成爲一個領導以後,成功則意味著他人的成長。」潘壽安深得此言的要領,他重視員工智慧、關注教師成長、幫助團隊裏的每一個人成功。幾年來,梅薩社區大學的教職員工都已接受了這種管理模式,該大學已被打造成一個團結、有向心力、有進取心的團隊。潘壽安無疑是這個團隊中的領導和核心。他由此而獲得了2013年度保羅埃爾斯納國際卓越領導獎。

  著名的《領導》(LEADERSHIP)雜誌是這樣評價他的:「自從2008年成爲梅薩社區大學的校長以來,潘壽安帶領著這個全美國最大的社區大學,在學術領域和管理成就方面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他的領導精神和管理方式,激發著身邊的每一個員工和教師更加努力工作和發展自我。他也引導了數以千計的和他當初一樣貧困的學生,在卑微和困境中堅持理想和希望,勇敢地生活下去!」

  采訪結束的時候,我問了潘校長最後一個問題:「您有著很深的中國文化背景,又受過西式教育,哪種文化對您的影響多一些?」面對這個問題,潘校長沈吟片刻,說,「我受西方文化影響很大,但骨子裏的東西還是中國的。中國人普遍都具有很強的使命感,我也是。我始終堅信我的所作所爲代表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形象。」

  從潘壽安身上,我看到一個華裔學者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我感受到一個教育家浪漫的理想和情懷、一個領導者博大的胸襟和高尚情操。從安徽鄉下貧窮的小村莊,到美國知名的高等學府;從社區大學的普通職員到校長,潘壽安懷揣夢想,一路走來,私德和公心都誠懇坦蕩、光明磊落,人格魅力無與倫比。他接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系統教育,又掌握了西方文明的精彩之處,於兩種文化之中獲得激情和靈感,在自我實現的同時,心係青年,貢獻自己的行動。他是一個帶有儒家情懷的理想主義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的教育理想,標識著我們這個時代傑出知識分子最高的文明程度。

本文刊登於《世界日報》July 07, 2013

 

 

(返回)

 

 

《红楼梦》里的端午节

凤凰城    秋香

 

 

我是个《红楼梦》迷,有事没事的就会把这部书翻来看看。现今正是六月,翻了一下日历,忽然发现今年的6月12日是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把《红楼梦》翻了翻,发现书中共有四处或详或略地写到了贾府里过端午节的情形。
《红楼梦》第一次提到端午节是在书中的第二十四回中“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染相思”。贾宝玉的本家侄子贾芸为了能在贾府内谋得一点差事做,就在端午节的时候给王熙凤送礼。贾芸找自己的街坊醉金刚倪二借了银子,买了一些冰片、麝香等香料来孝敬王熙凤。贾芸对王熙凤说道:“往年间我还见婶子大包的银子买这些东西呢,别说今年贵妃宫中,就是这个端阳节下,不用说这些香料自然是比往常加上十倍去的。”接着,书中又写道,“凤姐正是要办端阳的节礼,采买香料药饵的时节,忽见贾芸如此一来,听这一篇话,心下又是得意又是欢喜,便命丰儿:‘接过芸哥儿的来,送了家去,交给平儿。’” 可见,此时王熙凤正是要办端阳节礼的时节,贾芸投其所需,投其所好,博得了王熙凤的欢心。贾芸籍着这份“薄礼”,便在贾府里谋得了为大观园监种花木的差事。
书中第二次提到端午节是在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中,写贾元春赐给贾宝玉的“礼物”,是打发夏太监赏赐端午节的礼:“只见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两端,芙蓉簟一领。宝玉见了,喜不自胜,问‘别人的也都是这个?’袭人道:‘老太太的多着一个香如意,一个玛瑙枕。太太、老爷、姨太太的只多着一个如意。你的同宝姑娘的一样。林姑娘同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只单有扇子同数珠儿,别人都没了……’宝玉听了,笑道:‘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这段描写将宝玉得到端午之“礼”的喜悦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而据红学家研究,贾元春故意将宝玉和宝钗的礼物赏赐为一样,并不是她弄错了,而是暗藏玄机,隐喻着贾宝玉婚配应该选择薛宝钗。因为林黛玉获得的东西和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一样,品种和数量都比较少,规格也比较低,但是给贾宝玉的节礼和薛宝钗的节礼一模一样,品种多,数量多,规格高。其中还有一样特别的——芙蓉簟,这是细竹编成的、上有芙蓉花图案的席子,前面三样都是一对成双的,只芙蓉簟是一领,为什么?因为是双人用。贾元春的用意带有指婚意向,表达了她个人一个潜在的指示,就是她主张薛宝钗嫁给贾宝玉。这个用意宝、黛不清楚,但薛宝钗却很明白。书中是这样写的“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日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他和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幸亏宝玉被一个黛玉缠绵住了,心心念念只惦记着黛玉,并不理论这事。此刻忽见宝玉笑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那香串子呢?’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
宝钗原生的肌肤丰泽,一时褪不下来,宝玉在傍边看着雪白的胳膊,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若长在林姑娘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我没福。’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又呆了。宝钗褪下串子来给他,他也忘了接。宝钗见他呆呆的,自己倒不好意思的,起来扔下串子。”由此可知,即使宝钗自己有一些本能地害羞,可她还是公然戴上了,而且故意让贾宝玉看见,说明此时她自己也是喜欢贾宝玉的,并且她也敢于去流露争取。
书中第三次描写端午节,是在第三十一回《撕扇子公子追欢笑,拾麒麟侍儿论阴阳》,这一回中描写端午节的笔墨虽然不多,却把端午节所涉及的民间习俗都写上了。其中写道:“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赏午。”我上网查了一下,得知“蒲艾簪门”和“虎符系臂”乃是端午的习俗,现在虎符系臂虽然少见,蒲艾之习还是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蒲”是菖蒲,一种生于水边的植物,有很浓的香气,在中国的南方省份很常见。“艾”是艾蒿,茎叶有香气。“蒲艾簪门”就是将蒲艾插在门上,以驱赶蚊蝇、虫蚁,含有驱邪、辟邪的意思。“虎符”是古人辟邪护身之物,人们用绫罗布帛等制成小虎形,缝缀儿童臂上,认为可以避恶消灾。“赏午”也为端午之习俗,即端午节午间,须饮雄黄酒,吃桃、桑葚、樱桃、粽子等,欣赏石榴花等端午时光,无论富家贫家,互相宴请,这一切活动,统称“赏午”。这一回写王夫人在端午节治酒,“请薛家母女等赏午”,即请客人参加端午饮宴之意。这回中还提到“粽子”,只是用黛玉的一句话“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一笔带过。
《红楼梦》中第四次描写端午节,是在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端午节还有一种娱乐节目是人们很少知道的,那就是斗百草。这一回中就有“斗草”游戏的描写:“当下又值宝玉生日已到,原来宝琴也是这日,二人相同……外面小螺和香菱、芳官、蕊官、藕官等四五个人,都满园中顽了一回,大家采了些花草来兜着,坐在花草堆中斗草。这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个又说:‘我有君子竹。’这个又说:‘我有美人蕉。……’
斗草有“武斗”和“文斗”之别。武斗,就是两根草勾住,两人双手各持草茎的一端,然后用力去拉,谁的断谁就是输家;文斗,就是双方像吟诗答对那样互对草名,当一人报出草名,别人对不上时,就算赢了。《红楼梦》中描写的显然是文斗。不知道为什么斗草的游戏为什么会在民间失传了。我倒是非常想在端午时节去郊外走走,识花认草,亲近自然。只是在咱们亚利桑那州这块炎热的土地上,端午时节已经太热了,只好在名著里找点旧时的乐趣。

(返回)

 

《人物》: 洋人漢學家田浩 醉心宋元思想

 

認識田浩純屬機緣巧合。我一位朋友研究先秦法家和韓非子,在一次閑聊中,他告訴我,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一位教授邀請他作為期一年的訪問學者。我滿心疑惑:你研究國學,怎麼到美國訪學?朋友說:在西方社會有一個群體:漢學家,他們不僅認識中文,而且還精通文言文及傳統中文字。他來美國的基本目的就是搜集整理美國漢學界的先秦法家研究資料,並分析漢學家的學術觀點、研究方法及思路。

田浩教授正在和學生上課。

田浩教授和他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辦公室。

田浩教授正在和學生上課。

田浩教授

這樣的一個學術群體,自然引起了我的好奇。正宗的美國人除了能說一口流利的國語,居然還能讀懂文言文,並且對中國文化有非常精深的研究。不僅如此,研究中國文化的專著也是寫了一部又一部。朋友告訴我,他的合作教授田浩就是這樣一位漢學家。田浩,一個非常富有中國韻味的名字。很多中國人聽到這個名字都會追問一句:他是中國人嗎?他是華裔嗎?正因這個名字太富中國色彩,以至田浩教授赫然位列國內一家田氏宗親網的名人譜,說來令人莞爾。田浩的真實英文名字本是Hoyt Cleveland Tillman,美國白人。田是他的姓Tillman(意思是農夫,跟田有關)第一個音節的諧音,浩是他名字Hoyt的諧音。音譯意譯得恰如其分,可以說達到了信雅達的標準。

好奇心驅使我想認識他。於是朋友就幫我去約見採訪他,沒想到田浩這樣一位在學術界極富盛名而且曾多次被很多著名媒體和學者采訪過的學者,竟然欣然同意。

我和朋友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冬日午後,走進了田浩教授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辦公室。房間不大,不到二十平米。一腳踏進去,撲面而來的是排滿四壁從底到頂的中文辭典、古籍和書刊。《宋史》、《朱子文集》、《朱子語類》、《當代儒學史》、《鄧廣銘全集》、《世說新語》,等等。諸如此類的書,一套一套地在書架上排得整整齊齊,感覺就像在一個小型中文古籍圖書館裡。

田浩教授就端坐在一張堆滿中文書的書桌後面微笑著。老先生70歲左右,清瘦矍鑠,給人一種很權威的印象。

就在這間辦公室裡,田浩教授用流利的中文給我講述了他一生中的很多故事的細節。講述的時候,經常會提到一些人名和書名。他就會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書架前,抽出一本書,翻到某一頁,給我講裡面的人和故事。我的這位朋友和田教授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他們在一起回憶著當年相識和交往的情景。2004年,我的朋友曾經把自己的碩士畢業論文寄到當時正在北京大學訪問的田浩教授那裡,請他斧正。在我們聊天的過程中,朋友竟然從書桌的一角驚訝地發現了自己當年的那篇論文,這下令我們吃驚不小。一篇碩士論文,時間過去了八年多,而且從北京帶回亞利桑那,至今仍保存著,這讓我的朋友感慨萬千。我們一下子就非常真切地感受到田浩教授對學生對晚輩的那種欣賞和愛護,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田浩的漢學研究生涯源于一次偶然。

田浩的童年是在佛羅里達州一個鄉下小鎮度過的。在他讀研究生以前,從來沒有見過一個中國人。中國對他來說,也是一個遙遠而神秘的國度。

他在密西西比州的貝爾黑文學院(Belhaven College)讀本科的時候,美國學校裡關於中國的課程非常少。大學四年級他選修了另一所大學、密西西比州的密爾塞普斯學院(millsaps college)的一門關於歐洲20世紀歷史的課程。開課的麥克馬倫(McMullen)教授從歐洲來,研究歐洲近代史。有一次上課的時候,她給學生們一份論文選題的單子,上面擬好了很多論文題目,每個學生可以在自己感興趣的題目旁邊寫上自己的名字,表示要選這個題目做論文。田浩作為外來的學生,不得不坐在教室的最後。那天班上有個同學病了沒有來,所以當這張單子傳到他手上的時候,可選的題目就只剩下了兩個。一個選題是關於波蘭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經濟政策,對此他覺得不很感興趣。第二個選題是中國共產黨對俄國革命的看法。對於這個題目,他覺得很陌生,一點也不了解,但看起來還有點意思,所以就在這個題目旁邊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就是從這次偶然,田浩開始接觸中國歷史。那位講授歐洲史的教授對中國歷史不太了解,不能給他指導。於是,他只好自己拿著這個題目,泡在圖書館裡,查看一些參考書。靠著這些有限的資料,田浩最終還是完成了這個課題。但是他發現:當時美國大學的圖書館裡關於中國的書不多,既不全面也無系統,進入中國歷史的研究領域其實是很難的。現有的資料也是亂七八糟、錯漏很多。於是他就覺得自己可以在中國歷史領域做些研究,做點貢獻。加之那個時候他對美國歷史越來越覺得沒有太大興趣。兩者比較,他覺得研究中國歷史這項工作還是很值得去做。

師從名家研讀中國歷史

田浩本科畢業後到喬治亞州的艾默蕊大學(Emory University)讀研究生。在那裡他第一次有機會上了一門中國歷史課。這門課對他來說盡管很複雜,學起來非常吃力,但還是有所進步,對中國歷史有了入門式的認識。從那時候起,田浩就決定做中國史研究,於是就申請其他大學。第二年就轉到了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在那裡,田浩遇到了兩位研究中國歷史的教授。一位叫馬思樂(Maurice Meisner),做中國近代史研究;另一位是林毓生老師,主講中國思想史。於是田浩就有了更多的機會多上一些中國史的課程。後來馬思樂教授幫助田浩申請哈佛大學,田浩於1968年轉入哈佛大學就讀。

在哈佛大學,田浩最開始是根據原計畫做20世紀中國歷史研究。但是後來,他感覺到應該更多地去了解中國古代史。在他看來,中國古代史比中國近現代史更有趣些,更能給人以機會去了解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所以田浩就轉到了中國古代史,師從史華慈(Benjamin Schwartz)、余英時等著名學者。那時候,余英時主要在做漢朝與明清歷史研究,對宋代歷史不是特別感興趣。「可是我自己亂跑,認定宋代史是最有趣味的。」田浩教授這樣說。

1976年,田浩從哈佛大學博士畢業前夕,有兩個地方招聘師資教中國古代史,一個是芝加哥大學,一個是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田浩跟五六個人競爭這兩個職位。「其他人的經驗、年齡、學問都比我有優勢」,而且他們都已經拿到了博士學位,他當時正在寫博士論文。最終田浩獲得了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工作的職位。他覺得除了運氣好之外,更主要的原因還是余英時和史華慈兩位指導老師的推薦信。

在哈佛大學解讀《朱子語類》

田浩最早接觸朱熹是在進入哈佛大學的第二年,在史華慈教授的課上解讀《朱子語類》,是朱熹與其弟子問答的語錄彙編,說白了就是師生對話的紀錄。從對《朱子語類》的解讀,田浩找到了研究宋史的興趣,但是當時並沒有找到一個明確的研究方向。1970年田浩在台北,遇上了研究宋代歷史的學者王德毅教授,經常在一起談論宋史。王德毅教授給了他一本書,陳亮的《龍川文集》。田浩回哈佛後,開始慢慢地思索研究課題,即:研究朱熹,怎麼把中國的儒家、佛教、道家對「心」的看法綜合起來;而且想就此與歐洲中期的思想家們做一個比較。但是沒想到跟余英時教授談起自己的這個研究課題,余教授不高興。他說:「這個題目太複雜了,要用一輩子去研究,沒前途。」余教授認為田浩應該選一個小一點的課題,建議他研究朱熹和他的一個學生的關係。但是田浩對這個課題不感興趣,跟老師爭執不下。最後余教授說「別光想著論題,先去讀書。」於是田浩就暫時把選課題的事放下了。

最終結果,田浩把研究方向定在朱熹與陳亮的關係上。陳亮是南宋著名思想家,與朱熹同時代的人,思想觀點與朱熹不同。田浩的博士論文,也是他出版的第一部專著,《功利主義儒家:陳亮對朱熹的挑戰》,不僅為他贏得了學術地位,而且還得到了北京大學著名歷史學家、同時也是陳亮研究的權威學者鄧廣銘的高度讚許。

田浩與朱傑人的故事

田浩教授出過很多部關於朱熹的專著,最近出版的一部是《旁觀朱子學─略論宋代與現代的經濟、教育、文化、哲學》,2011年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並由該出版社的社長朱傑人寫《序》。朱先生是朱熹的後人,世界朱氏聯合會秘書長,也是著名的朱熹研究專家。

朱傑人一直都很關注田浩對於朱子和朱子學的研究。因此,田浩很早就參與了世界朱氏聯合會的活動。起初,朱先生認為田浩作為一個純粹的學人應該並不屑於參與此類民間與民俗活動。但是田浩對朱氏聯合會的各種活動的熱情和好奇心卻令朱先生非常驚訝。更令朱傑人沒有想到的是,田浩最終把世界朱氏聯合會做為他的研究目標,並於2009年以此為研究課題,向美國的富爾布萊特基金會提出研究經費的申請。朱傑人覺得一個美國的學術研究基金會要支持一項中國民間社團的研究,幾無可能。可是田浩成功地拿到了基金,並於2010年到上海的華東師範大學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研究工作。

田浩和家人的故事

田浩的夫人田宓聯卿是中國人,出生在中美洲,父親是國民政府早年的一位外交官。提起和夫人的相識,說起來還跟他學習中文有關係。

1969年夏天,田浩在美國東北部新澤西州的一所很小的大學學中文。教中文的老師是他在哈佛大學的導師余英時的夫人。而宓小姐當時從密西根州的希望學院(Hope College)畢業後,到新澤西州姐姐家玩,找了份教西班牙語的工作。放暑假後在家閑著沒事做,也去報了一個中文班學習中文。當時她在余師母的高級班上,而田浩在初級班。兩人在余師母的中文課上相識,結成良緣。

1970年,田浩進入哈佛的博士班學習後,得到了一個到台灣學習中文一年的機會。於是,同年5月跟宓小姐結婚,就到台北住了一年。那是他第一次到中國去,對中國有了一個直接的認識。

他講了第一次到台北發生的一個小故事。剛回台灣,田夫人牙痛,約了一個當地很有名的牙醫,剛開始,牙醫很客氣噓寒問暖。可是在看過登記卡和病歷以後,態度忽然就變了。板著臉給田夫人檢查完冷冷地說:「妳的牙齒全壞掉了,要全都拔掉」。田浩教授說:「我一聽就急了,這哪行啊,就跑過去跟他商量。」田浩事知道他是浙江人,於是就對醫生說,「您看,我太太也是浙江人,你們還是老鄉呢。」醫生一聽愣住了,抬起頭來問:「她不是日本人嗎?」原來,田夫人改從夫姓叫田宓聯卿,看上去有點像日本名字,讓醫生誤會了。田浩一解釋,夫人的牙齒也保住了。

田浩一家可以說是漢學世家。他有一兒一女兩個孩子,都是研究漢學的。兒子田亮,研究中國歷史,娶了中國媳婦,一家人生活在台灣。女兒田梅,在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讀博士,專攻中國20世紀歷史。田浩講了兒子田亮的一件趣事。田亮有一次為了研究甲骨文,找來各種動物骨頭,在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的宿舍裡焚燒,以便觀察骨頭燒裂的紋理來復原甲骨文。沒想到難聞的氣味竟然把警察給招來了…

目前,田浩教授正在從事朱子《家禮》的研究,密切關注中國大陸正在進行的儒家婚禮儀式的現代轉換思潮,寫了多篇有關這方面的英文論文,向美國學術界介紹中國的傳統文化。他深信,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依然具有令人難以抗拒的思想魅力。

本文刊登於《世界日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