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國歌美國夢
亞里桑那華人歷史協會
張肇鴻
在一年一度的7月4日美國國慶節來到之際,讓我想起了美國的國旗和國歌。以前對國旗與國歌的來歷所知不多,但在這個我們繁衍生息的之地,對它們應有更多的了解。
關於星條旗的起源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
一個在美國流傳很廣的故事認為,第一面星條旗是由一位名為貝特西•羅斯(Betsy
Ross)女士縫製的。
在賓夕法尼亞州首府的賓州博物館,有一幅著名的油畫,那就是“我們的國旗的誕生”(Birth
of Our Nation's Flag)。這幅油畫創作於1892年,由畫家Charles
Weisgerber
所畫。在畫上那位女性是貝特西•羅斯,她正將縫製好的國旗展開。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坐在左邊,站立者為喬治•羅斯(George
Ross)美軍上校,他是當時賓州國會議員。另一位坐著的男士為羅伯特•毛里斯(Robert
Morris),他也是國會議員。在此時此刻,他們正在編織著"美國夢"。
這幅油畫以藝術的形式表現了1776年國旗的誕生一刻。在貝西的身邊,是縫紉工具和布料的碎片,而縷縷陽光,正透過窗櫺射入屋內,這不但給畫面增添了色彩,也向人們昭示,共和國的旗幟和新生的共和國在陽光的沐浴下,為歷史翻開了新的篇章。而高舉起這面共和國的旗幟,正是那年代多數美國人的"美國夢"。
油畫展出後,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短短幾年內,這幅畫印了兩百萬張,而畫家本人,則組織了美國國旗房屋與貝特西•羅斯紀念協會,其成員需交10美分的會費。畫家以會費及油畫印刷品出售得來的錢,買下了貝西小屋的舊址重建,日後成為永久的歷史性建築。1953年,貝西誕生兩百週年之際,它還印上了郵票。美國大眾為貝西完成她的"美國夢"。
從史實來看,國旗是否在貝西的小屋中誕生雖然有諸多疑點。但是,在兩百多年以後,對一般民眾而言,這故事是否符合歷史的真實性已不是那麼的重要。一位女性,在小屋裡縫出了第一面國旗,並向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展示了這面國旗。而這面旗幟最後飄揚在美利堅的土地上空,激勵著人們去為實現民主自由而奮戰。後來,高高飄揚的美國國旗,激勵千百萬新移民來到這個生氣勃勃的國度,去實現他們心目中的"美國夢"。
現在的美國國旗旗面由13道紅白相間的寬條構成,代表最早建國時的13個殖民地,紅色象徵勇氣,白色象徵真理,藍色則像徵正義。左上角有一個包含了50顆白色小五角星的藍色長方形,代表了美國的50個州。這面旗幟俗稱“星條旗”(Stars
and Stripes),正式名稱「合眾國旗」(The
Flag of the United States)。它曾經過28次修改。對美國人而言,國旗不但是美國憲法以及權利法案所保障的所有自由的象徵。大多數時候它還是個人自由的象徵,"美國夢"的精華。
美國國歌誕生於1814年,誕生地是在麥克亨利堡(Fort
McHenry)。
1814年9月13日凌晨,英軍海軍開始進攻麥克亨利堡,此舉是為進占巴爾的摩開闢通路。當時的一位律師Francis
Scott Key,
因留英軍軍艦,他目睹了整個海戰的進程。翌日凌晨,在一天一夜的砲火激戰後,他看到星條旗依然在麥克亨利堡上空飄揚,他激動萬分,寫下了一首詩“防守麥克亨利堡”。這首詩後來配上已有的英國曲子,成了一首新的歌曲,取名“星條旗”
(The
Star –Spangled
Banner)。
1889年,這首歌已被海軍所用。
1931年,由國會通過,胡佛總統簽署,它正式成為了美國的國歌。這歌的產生於民族危亡之際,戰火紛飛之時。歌詞不但壯懷激越,也充滿詩情畫意。歌詞共有四段,這裡附上的是第一段:
Oh, say! can you see by the dawn's early
light
What so proudly we hailed at the twilight's
last gleaming;
Whose broad stripes and bright stars,
through the perilous fight,
O'er the ramparts we watched were so
gallantly streaming?
And the rocket's red glare, the bombs
bursting in air,
Gave proof through the night that our flag
was still there:
Oh, say! does that star-spangled banner yet
wave
O'er 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你可看見,黎明已至,晨曦初現,
那是日出前的最後一道光柱,
我們自豪地歡呼,
那帶著寬闊的條條與閃亮的星星的旗幟,
經歷激戰後,仍在那堡壘上空高高飄揚。
火箭發出紅色光柱,炸彈在空中隆隆作響,
它證明在漫長的黑夜後,我們的旗幟仍在飄揚。
你看,那星條旗,會永遠在
這自由的土地和這勇士的家園上空飄揚!
美國國歌同樣號召著人們為實現"美國夢"而奮鬥。每當國歌響起,就是庄嚴刻的到來。
來美多年,雖然不止一次地聽到美國國歌,但對我來說,最切身的感受,是當年入藉的那一刻。未來美國之前,"美藉華人"對我來說還是報章雜誌上的一個陌生的名詞。而那天當美國國歌響起,隨著誓詞的宣讀,"美國夢"已是夢境成真。肩負著家族的重擔,我入藉後第一件事,就是去移民局遞交申請紙,讓父母姐妹未來的"美國夢",也能得到早一點的實現。
多年後,自己在自由競爭的國度中也算事業有成,生活充實而滿足。其實我們的"美國夢"並不奢華,而更多的是爲了兒女能在自由和平的環境中成長。他们學業優秀,女兒當選為鳳凰城華裔小姐,她用愛心服務社會,為聾啞兒童和残障人士作翻譯工作;兒子在當年畢業時,是ASU大學唯一的一位被美國太空總署(NASA)錄取的學生,實現了他孩提時代的“美國夢”。
對我們的兒女而言,或不太明白"美國夢"是何種含意,甚至還會生在福中不知福,而作為第一代移民的父母,早已感概"美國夢"來之不易。我們在這個社會中得益良多,也在不斷地學會回饋社會。多年來,筆者从不間断地搜集和编寫華人歷史。而每逢美國國慶日的到來,我們都會參加慶祝活動,做義工、作奉獻,懷著的是一顆感恩的心。
在國旗和國歌之下,人們希望完成"美國夢",而對普羅大眾而言,也就是為了建立更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家庭。
(張肇鴻曾任"慶祝美國國慶特刊"總编辑多年)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