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容报道:2019年11月30日,亚利桑那華人歷史協會與亞利桑那華人電視台聯合舉辦的年度聯誼會在華視工作室获得圓滿成功!這是亞利桑那華人電視台在梅沙市中心設立辦公室以來與歷史協會共同舉辦的第一次以華人歷史為主題的座談聯誼會。來自僑社各界人士近40人出席,大家暢所欲言,開心交流。
亞利桑那華人歷史協會會長張肇鴻致辭,並與大家分享了亚利桑那华人百年歷史资讯及珍貴的图片展示,期望为发掘和傳承華人歷史与大家一起共勉。副會長唐孝先向大家介紹尋找二戰美軍華裔老兵領取美國國會金獎的信息,希望大家幫助尋找二战老兵和他們的後代。历史协会理事楊萍讲述了有关亚利桑那华人历史的资料研究,并计划明年二月把这些图文并茂华人历史向主流社会作出介绍。前凤凰城僑聯主席Garry Ong與大家分享他在1962年移民到美國后,近六十年里,見證了華人華僑從人口總數增加到文化經貿政治等不斷發展壯大的过程。中華商會會長李江向大家介紹已經成立80年的商會歷史,並感謝歷史協會对商會出版八十週年紀念册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协助。錢德勒市議員黃馨民匯報市政府近期的公共社區計劃,希望華人積極參政議政。亞省華視創始人黃麗容對大家對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希望日后常到工作室举办各种类型的活动。
前来参加联谊聚会的还有侨联前主席邓洪钺,華聯前主席李健、希望中文學校前校長趙彩虹、耆英會主席、龍岡公所主席張萬波和夫人、前龍岡公所主席刘全知和夫人陈丽卿,华商会会长李江,科工专会长徐強,美华协会会长吴世友,著名书法家陈普,凤凰茶轩蒋琳老师,Shirley老师,凤凰导報总编Lily王,亚美报总编Joyce ,农民画家钱晓吾,闻玲琳老师,十分热心公益的黄益成,庄淑华夫妇和特邀攝影曹珊𣈱等等(不胜枚举,一並感谢!)与会的还有华人历史协会的理事和华人电视台工作人员。
黃麗容帶领大家參觀了辦公室、茶室、會議室和活動中心,聚会结束后,仍有不少茶友留下来品茶𣈱聚。这次聚会还得到了不少朋友的祝福,虽然是长假期有些朋友出埠了,或有事没能来,但亦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亚利桑那华人历史回顾 

亞利桑那華人歷史協會會長  張肇鴻

第一部分:亚利桑那华人移民的历史

首先简述一下中国人移民美国的历史。中国人最早移民美国的年份虽然有各种版本,我这里引用的是由美国官方认可的版本。按照美国官方的记录,华人最早来美的年份是1788年。那年份是美国1776年立国后的仅仅12年,可以说,华人乃是最早来美国的族群之一。 1988年,官方举办《华人移民美国200週年》纪念活动(图片),当时的凤凰城侨联总会主席邓炳仗代表本地华人出席了这次庆祝活动。

1848年,美国发现金矿,淘金者蜂拥至加州。1849年消息传到中国,即有数百人前往加州,此后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中国人到加州淘金。在美华人人口迅速增长,到1850年,在美国的人口普查中大约有560名中国人,到了1860年已超过3万。在淘金热之后,很多华人衣锦还乡了。

华人是何时来到亚利桑那的:不要认为在那个年代,从加州沿着公路就能来到凤凰城,因为在那年代根本就没有公路来到这里,移民更不可能横跨一个宽广干旱的大沙漠来到亚利桑那领地(亚利桑那1912年才建州)。1860年,在亚利桑那领地的人口普查中,发现第一位华人,他的名字叫威廉. 程(willam  Tsching),时年26岁,住在尤马(Yuma),是科罗拉多河一艘轮船上的厨师。在1860年,亦可能稍晚,有三名华人在图森(Tucson)以种菜为业。18695月,美国第一条横贯东西方向的铁路完成,一些州际和州内的路仍然在修建。本州的铁路是属于南太平洋铁路的一部分,属于「蓝线」铁路。南太平洋铁路公司雇佣的几千名华工,部分从洛杉矶南下转经Yuma,再进入亚利那领地。1878年,铁路修到了尤马。18781120日,《亚利桑那守望者》(Arizona Sentinel)的报导:“在一星期内有700名铁路华工来到亚利桑那,舖设尤马到马里科巴(Maricope)的铁轨。这支架路队伍包括有200名白人工匠和工头,1100名华工。” 这是最早报道有大规模华工来到亚利桑那的相关资讯。(图片:《亚利桑那守望者》报纸的残缺版面。)

1870年代中期,反华运动已席捲加州,很多华人从加州移居至亚利桑那,亚利桑那排华当时没有加州那样的猛烈。由华人聚居而成的唐人街,首先在普雷斯科特(Prescott)出现。1880年,铁路通到图森(Tucson),这条铁路造就了这个城市。而铁路同时向凤凰城伸延,亚利桑那大部分华人都是随着南太平洋铁路过来的。1880年,美国联邦人口普查得,在亚利桑那的华人增加至1630人,几乎都是男性,他们筑铁路,当矿工,到农牧场当工人,开洗衣房和种菜。

华人是何时来到凤凰城的:18795月,南大平洋铁路铁修筑到凤凰城以南的35英里处的铁路端 Trerminus),在卡萨格兰德(Casa Grande)的附近。由于天气酷热难耐,工程被逼停工。18801月,华工大部分回去筑铁路,但至少有164人华工留在马里科巴郡。1882年,铁路修到了凤凰城,华人在凤凰城及周围形成了相当的规模的华人社区。在铁路工程完成的前后,本州已经有歧视华人的立法订立。到了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禁止华人进入美国,凤凰城的华埠开始衰落,直到20世纪初,本地华埠才得以重兴。1900年代,凤凰城由华人开设的三大饭店位于市中心(Central)的位置。在1930代之前,华埠约有300名华人。

 

第二部分:华人在军、政、商方面对美国社会贡献的年代

亚省华人从1860年的第一位有登记的华人算起,至今已有160年的历史。在前80年,华人留下了历史,但没有太多事迹和贡献。在后80年,从1939年至2019年,是亚利桑那华人在军、政、商方面对美国社会的贡献最大的年份,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时代。

1. 最早的华人组织。1939年,凤凰城七位华人向省政府注册,成立华人最早的组织“亚利桑那中华商会”。首任商会会长邓粤宁,从政后在1946年競选成功,成为全美第一位华人州众议员。中华商会组织华人举办庆祝美国国庆活动,表达对国家的認同,並以此反對當時仍存在的種族偏見和岐視。至1970年代,本埠约有华人五千。中华商会和州府及市政部门有著良好的关係,在华人遇到安全等方面问题时,能够及时联系政府部门给予解决。中美建交后,本地亲属移民聚增,亦不断有其他方面的移民和留学生到来,加上东南亚各国的华侨移民,目前本州的华人华侨人口总数已愈十万,凤凰城也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大都会。华人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历史,1990年初,在凤凰城市中心发掘出一批旧华埠文物,商会发起“斐匿中国城文物展览”活动,得到侨社支持,共筹到近两万元,综合各方的资助达到五万二千多元,首次办起了凤凰城华人历史的展览。

2. 华人从军保家卫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亚省有两位华人当兵,一位是Hong Ham,另一位是关崇琼。在二战期间,亚省有七十四位华人子弟当兵,参加海,陆,空军和特种兵种,其中有五位军人牺牲,参加中美空军混合飞虎队的有四位华人。1950年,由44位亚省退伍华人组成了“华裔军人会”,日后改名为“邓心平退伍军人会”。在二战当兵的华裔军人关卫理,在军中服务多年,官拜上校。

3. 华人从政成功者众:邓粤宁不但是全美第一位华人州众议员,还连任了两届。1966年他競选成功,成为本州第一位华人参议员。大法官邓心平,1977年由前总统卡特提名为美国第九区巡迴法官,管美西十州法务。华人的第四代弟子黄仕钧,1993年成为本州的众议员,1994年再次参选连任共八年时间。本州有三位华人当选市长,皮澳里亚(Peoria)市长邓达明,1979年当选市长并连任至1985年。梅萨(Mesa)市长邓伟利1993年当选市长。邓鼎奇2009年当上亚省优越市(Superior)市长。余艳芬,2010年当选为州众议员。是全美第一位成功当选州众议员的华裔女性。在2019年,余艳芬当选为亚利桑那州财政厅厅长。黄馨民,2017年当选钱德勒市的市议员。

4. 在从商方面,华人在黄金地段拥有自己的土地、商铺和物业,有不少家族经营的生意至今不衰。

最著名的是由邓盛(Shing Tang)所建立的太阳商业批发仓库(Sun Mercantile Building)。新仓库位于市中心地带,属于凤凰城“第二唐人街”期间(c.1890-c.1960)的华人建筑,是华人拥有最大的仓库,也是当时亚省德尔蒙特产品的第一大销售商,并供应SafewayBashas等大公司的食品货物,使许多其他企业得以建立。《亚利桑那州共和报》当年报导:"太阳商业公司是本州货物分门别类最多的普通商品批发货仓"。公司显著的成长史被称为“凤凰城和盐河河谷的业务及发展杰出的一章”。太阳商业批发仓库作为华人早期的历史建筑而保留至今。

关崇琼(D.H.Toy)在凤凰城也拥有多家商铺和物业,并率先建成凤凰城当时最大的餐馆:崇琼楼--香格里拉大餐厅(Toys Shangri-La) 崇琼楼1950年开业,提供高质素的服务,客人中很多是美国人。餐馆所用的碗碟专门到洛杉矶订做。崇琼楼在经营25年之后,由其它经营者接手营业至今。关崇琼和他的家族,为亚省保留了一间最早和最大的餐馆物业建筑。

 

第三部分:亚省華人蓬勃发展公益事業的年代

最近的五十年,是华人蓬勃发展公益事业的年份。1978年,鳯凰城侨社发起了自开埠以来最早的一次筹款活动,目的是要兴建一座“鳯凰城华人耆英会馆”。因为联邦政府规定需有土地才能充许申请兴建,于是,中华商会给予了实际的援助,以很低的价钱,出让一块土地用于兴建耆英会馆。在当年的筹款活动中,包括有200个多以侨团、公司、家庭、夫妇、个人等名誉捐出的善款和物品,总数有20万元。1982年,华人耆英会馆落成,政府在内设立起耆英服务中心,提供廉价营养的午餐,帮助贫困老人申请社会福利,各种免费的健康检查和康乐活动在会馆中展开,耆英会馆真正成为了华人耆英之家。

1994年,因耆英会员人数激增,以往建起的耆英会馆已不敷应用,侨社决定把耆英会馆进行扩建,在侨联总会和侨领的带动下,侨团,侨民及社会各界善者仁翁纷纷响应并慷慨解囊,当年筹到的款数目高达廿九万四千元,加上各方面的拨款,合计为四十三万四千元,使到原有的耆英会馆扩建成功,成为一个美仑美奂的新会馆。

1987年,本地华人需要兴建一所服务耆英的老人公寓。侨联总会与华人精英们一起策划向联邦政府申请拨款。因为有土地才有资格申请,而时间又紧迫,侨社的热心人士便组成资助团,借贷到二十五万五千元。查到当时资料,借资二万五千元的有一位,借资一万元的有十一位,借资五千元的有廿一位,一至三千的有九位。正是有这班热心人士,才有可能买到土地,向联邦政府申请到了一百三十多万的拨款,群策群力建起“康宁大厦”。

1989年,侨联总会向台湾经文处申请到七万元的拨款,加上侨联积蓄四万元,共有十一万元,买下斐匿中文学校的校址(现在康乐大康地址),以兴建起“斐匿中文学校”。学校用购置的车屋当作教室用,但大量的设备还要添置,于是,侨联属下的团体和各界人士再次慷慨解囊,共筹得七万一千九百多元的善款,使斐匿中文学校兴办得以成功。2007年,侨社要再建一座老人公寓,向联邦政府申请到五百多万元的拨款来兴建“康乐大厦”,并于2011年落成剪彩。按合约,到四十年后的2051年,大厦将会成为申请兴建的单位,亦即是康乐委员会的永久性物业。

侨联总会成立半个世纪以来,每年组织华人举办庆祝国庆活动,凤凰城华裔小姐选美至今也举办了36届。举办活动的经费,如埸地费用、纪念册印刷费用,还有免费午餐和颁发佳丽的奖学金和奖品等等,按平均每年经费六千元来计算,五十年下来,也需要华人团体和个人赞助三十万元才能办好庆典活动。

在各种公益活动中,如中国週,建立中国城功德碑,赞助奥运水立方建设,捐助九一一受难者家属,台湾九二一赈灾,四川大地震赈灾等等,亞省华人的捐助款项也是难计其数。按不完全统计,在这50年中,华人团体和个人为公益事业赞助和捐献的款项超过一百万元。

在这五十年中,亞省有多个华人团体创办了自己的会所和文化中心,如邓高密公所,余风采堂,黄氏宗亲会馆,英端工商会馆,图森华人文化中心等等。其中有新建的,搬迁的,买楼业的,但无论是那种形式,都离不开华人和族人的捐助。1988年,斐匿余风采堂决定购置堂所,宗亲们积极响应,在一星期内即集资到十五万元,以后又因要扩建堂所,再把筹款额推高至二十三万元。1995年,斐匿黄氏宗亲要购置会所,得到众宗亲的热烈支持,款项很快就筹集到20万元。把这些创建华人会所和文化中心所捐助的费用累加起来,也是另外一个超过百万元的数目。

最近的五十年,是亚省华人蓬勃发展公益事業,创造物业财富的黄金岁月,这个时代华人的贡献和所取得的斐然成就,也将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亚利桑那华人历史协会有幸与这个年代同行,並以《沙漠明珠》系列文章记载了这个时代的华人历史和先进人物的贡献。历史协会今后将继续履行自身的任务,为发掘和研究华人历史而作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