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鳳凰城
地因人傳,人傑而地靈。我們這次萬里迢迢地去湘西鳳凰古城,一半是慕名而來,去真實地感受這一個沱江河畔,山麓邊緣的悠遠古城
; 一半是去懷念鄉土文學之父沈從文。
湘西鳳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飛的鳳凰,鳳凰古城因此而得名。縣治總面積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41萬,是一個以苗族、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集縣。
沈從文曾經這樣描述鳳凰:若從一百年前某種較舊一點的地圖上尋找,當可有黔北、川東、湘西一處極偏僻的角隅上,發現一個名為“鎮竿”的小點,那裡同別的小點一樣,事實上應當有一個城市,在那城市裡,安頓下三五千人口……”這就是蒙有一層神秘面紗的古城鳳凰。
鳳凰古城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歷經300多年的風雨滄桑,古貌猶存。現東門和北門古城樓尚在。城內青石板街道,江邊木結構吊腳樓,以及朝陽宮、古城博物館、楊家祠堂、沈從文故居、熊希齡故居、天王廟、大成殿、萬壽宮等建築,無不具古城特色。古城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城內石板小街,古代城樓,明清古院;城外沱江蜿蜒,河水清冽,漿聲舟影,好一派寧靜安詳的小城風光。
鳳凰古城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是臥虹橋,鳳凰古城北門城樓有“碧輝門”,採用紅砂條石築砌,古街兩邊建築飛簷斗拱,店鋪中陳設著琳瑯滿目的民族工藝品。
鳳凰古城,一個地處在湘西邊上的偏僻苗疆,因為有了沈從文、黃永玉等離鄉遊子,將永遠不會被歷史的風塵掩蓋。誠如黃永玉所說:“這個縣城實在是太小了。不過,在天涯海角,我都為它驕傲,它就應該是那麼小,那麼精緻而嚴密,那麼結實。它也實在是太美了,以致以後的幾十年,我到哪裡,也覺得還是我自己的故鄉好。”
沱江河是鳳凰古城的母親河,她依著城牆緩緩流淌,世世代代哺育著古城兒女。坐上烏船,聽著艄公的號子,看著兩岸已有百年曆史的土家吊腳樓,別有一番韻味。順水而下,穿過虹橋一幅江南水鄉的畫卷便展現於眼前:萬壽宮、萬名塔、奪翠樓……。沱江的南岸是古城牆,用紫紅沙石砌成,典雅不失雄偉。城牆有東、北兩座城樓,久經滄桑,依然壯觀。沱江河水清澈,城牆邊的河道很淺,水流悠遊緩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搖的水草,可以撐一支長篙漫溯。沿沱江邊而建的吊腳樓群在東門虹橋和北門跳岩附近,細腳伶仃的立在沱江里,像一幅永不回來的風景。
今天,我們終於來到這個地方。不過,和所看過的資料相比,眼前的景象和夢中索繞的〝鳳凰古鎮〝有不少落差,無處不在的商業化占據,現代建筑的潛建,萬千游客絡繹不絕,鏡頭都難以規避。〝這個縣城實在是太小了〞,但這個實在是太小縣城跨步邁進現代也實在太快。鳳凰古城還有多少沈從文筆下的清寂與秀美?,拍有多幅相片,讀者不妨由遠至近地品味吧。
|
|
相傳天方國(古印度)神鳥“菲尼克司”滿五百歲後,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復生,鮮美異常,不再死。此鳥即中國百鳥之王鳳凰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