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秋行(2)-----中國華僑歷史博物             張肇鴻

到北京第二天,各國代表們來到“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參觀。博物館位於北京市東城區。主體建築分為地上3層,地下2層,館內設有四個展廳,其中具有各僑居國文化元素,營造出華僑文化氛圍。歷史博物第一展廳分為古代海外移民(公元前-1840年),近現代海外移民(1840-1949年)和當代海外移民(1949年至今)和世界移民史中的中國移民四個部分,以時間為脈絡講述中國人移民海外的歷史。

在這里,我是首次知道華僑名稱的由來:"華"字與"僑"字結合形成"華僑"一詞。"華"字表示了中華民族的屬性,"僑"字表示了移居國外的僑民現象。華僑一詞始於十九世紀未,有一說是根據日本人成田節男所著的"華僑史",內中寫有"清光緒廿四年(1898)年,旅日華商在橫濱創辦一所學校,名為"華僑學校"。另有一說是清末期間的鄭觀應,他在1883年給李鴻章的呈文中說到:“凡南洋各埠華僑最多之處,須逐漸布置,亦派船來往。”

在這里,我對早年所謂的"契約華工"有更多的了解。其實,這些華工通常是作為“豬仔” 被販運到海外们的。其中包括販到南洋,给英國和荷蘭的殖民地去開採錫礦,販去南美古巴種甘蔗,去秘魯挖鳥糞,去巴西種稙和開礦,去澳州及新西蘭淘金,還有到南非州的毛里求斯,大平洋的大溪地、夏威夷等國家和地區,契約華工足跡幾乎遍佈世界各地。在殘酷的壓制下,很多人客死它鄉,成為孤魂野鬼。據估計,從18001925年出國有700萬契約勞工,大約有100萬人喪生,30萬人致殘。幸存下來的人在期滿和還清債務後,絕大多數留居下來,成為社會最低層的勞作者。他們很多時侯還會成為社會的替罪羊,歷經排華惡浪,生存的艱難可想而知。但有壓迫就有反抗,館中有1912年"同源會的會旗。但也正是"契約華工",形成了近代中國人大批海外僑民的基礎。我在參觀時,較注意北美地區尤其是美國華人的歷史情況,並分別拍了些相片。

第二展廳主要采用場景復原的手法,結合實物、圖片等形式展示華僑華人在海外的生活圖景,他們当地人一起艱苦創業、友好相處,在海外長期生存也與祖籍國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從而推動了中外經濟文化的雙向交流。第三展廳集中歸納和展示華僑華人為所在國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等方面作出的貢獻。第四展廳展示華僑華人與中國發展的密切聯系,華僑華人關心著祖國的發展與進步,以不同的方式作出重要貢獻。

目前博物館收藏有二萬件各地華人所捐獻的文物,其中包括我所寫的三本書。文物是按分批來展出,“飛虎戰魂” 一書屬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的展品,中國僑聯主席陳軍贈有榮譽證書,中國郵政也出了我的個人郵票。

參觀"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