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利桑那华人历史协会 张肇鸿
铁路进入亚利桑那
1878年11月20日,《亚利桑那哨兵报》再次
报道华工在亚利桑那的消息:“在一星期内,有
700名铁路华工来到亚利桑那,舖设尤马
到马里科巴(Maricope)的铁轨。这支筑路
队伍包括有200名白人工匠和工头,1100名
华工”。[1]

1879年5月,南大平洋铁路修筑到凤凰城
(Phoenix)以南35英里处的铁路端位置
在卡萨格兰德(Casa
Grande)附近。由于
天气酷热难耐,工程被逼停工,不少华工
运回加州。
到1880年的1月,大部分华工返回修筑
铁路,但至少有164人华工留在马里科巴。
[1]卡萨格兰德是在1879年建立的,
西班牙语是"一个大房子"的意思,当时
卡萨格兰德已有中国人。1880年3月18日,
南太平洋铁路修通到了亞利桑那州图森
(Tucson)。1881年,铁路修到图森东部的
本森(Benson),
之后进入到新墨西哥州。
1881年3月,南太平洋铁路与新墨西哥州戴
明城的大西洋-太平洋铁路铁路相连,形成
了第二条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线。
在1878年至1880年修建南太平洋铁路期间,
大量的华人来到亚利桑那,大部分是随着铁
路进来的。在1880年的人口普查中,亚利桑
那有1800华工,大部分是铁路工人,其余的
有矿工,洗衣,餐馆,农民等。在铜矿重镇
克利夫顿Clifton),每4个矿工里有一个是华
人。[2]
在人口统计中,有1153人在皮马县
(Pima
County),其中850名是铁路工人,
另有159人在图森
[3]。
南太平洋铁路铁路在1929年的总长度为
13,848英里,远超过第一条横跨美
国东西两岸的中央太平洋铁路2,000英里的
长度。这是因为南太平洋铁路除了主干线,
沿路还增加有不少的支线。
1882年,Atchison,Topeka和Santa
Fe三间
铁路公司联手建造一条新的子铁路,即新墨
西哥州和亚利桑那州铁路。这条铁路成就了
亚利桑那州和墨西哥的边境地区的城镇。
铁路在转向西南地区时,成就了铁路小镇费
尔班克(Fairbank)。该镇附近地区有许多矿山,
并有多家工厂在运营。铁路推动了亚利桑那
州东南部的采矿业务的发展
。
(返回)
|
|